今年的梅雨時節(jié)雖不像往年那樣連綿陰雨,但不時會連降暴雨。母親擔心老房子四周的排水溝會被阻塞,于是,周末我陪母親一起去了趟老房子。
老房子是在我出生那年起建的,雖然地處不是那么偏僻,但四周的住戶也早已紛紛搬至他處。母親每年都會來維護老房子及四周,但小路還是被掩埋,我憑著記憶踩在結(jié)成網(wǎng)的雜草上,那所老房子,讓我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老房子還是老樣子,紅磚青瓦,底部一米多的墻身是用大塊石頭砌成的圖案墻,與她為伴的兩顆大蜜棗樹,或許沒有人的陪伴,消瘦了不少。。。。。。
我來到緊挨著大伯家房子的稻場處,稻場比大伯家房子的地基要高,中間有一米多寬的距離被稱之為屋界。稻場位于屋界的東面,過了正午,屋界處和稻場就慢慢靠著大伯家的房子乘涼了。俯首看去,稻場壁上,苔蘚正歡,郁郁蔥蔥一大片,細細看去還有很多似花樣的孢子,這應(yīng)該就是前人們所說的苔花吧。她似乎不曾在意人們的離去,仍然獨自可勁的生長,整個面壁被她既霸道又小心地滿滿的滋生著,連野草生長的空隙都不愿留下。待到孢子成熟,她一定會隨著風(fēng)的眷顧尋找她安家落戶的下一隅,或公園,或某處的石頭縫隙,或我們盆景中那一席土壤,或人們遺忘的某個角落;在她款款而落的地方,或裝點他人,或增添陰暗的角落的生機,或連配角都算不上,她在世間的那一抹綠被見或不見,卻依然在那靜靜的抱物自長、遼闊大地。
時代在變遷,社會在發(fā)展,世間萬物變幻多,慶幸的是,總還有一些人在默默無聞中奉獻自我,就算他們臉上隨著流年而延長加深的褶皺不曾被人們瞥見,抑或他們孤寂的身影很少被人們抬頭去看,就算被冠以貼上無私的標簽,他們?nèi)匀贿是原來的樣子,似一株堅定的苔花。或許他們所做的一切,都是微不足道的凡人小事,但正是千百個他們,構(gòu)成了我們深信的美麗色彩!人生中,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讓自己取悅他人而言行,顧左右而言之?
世間,更多的人們也將像苔花一樣默默無聞,愿我們都能夠像她那樣頑強樂觀。
苔花如米小,也學(xué)牡丹開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