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因為晚睡,看了《鳳凰大視野》,說的是太平天國。記得我在十年前第一次在一本書上看到有關(guān)太平天國的描述時,因為和教科書的巨大反差,我吃了一驚。才知道教科書也不一定可信的。書中說:他們每攻占一地,不論男女老幼,集中裹挾而走,逃跑之人施以酷刑:點天燈。被點天燈的人的慘叫聲在空曠漆黑的夜里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,對那些想逃跑的人起了極大的震懾作用,另外那時候沒有地圖,被裹挾之人離家百里即不辨歸路,只好被迫參加起義軍。而之前我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是:每到一處,人們踴躍參加,振臂一呼,應(yīng)者云集,在短短時間里,起義軍人數(shù)迅速壯大到多少萬。我后來經(jīng)常想,教科書為什么要不顧歷史事實這樣寫呢?這個問題值得思考。而他們在定都天京后,對于權(quán)勢、金錢和美女開始了報復(fù)似的享受。比如他們出行要坐66人抬的轎子,沿途百姓跪拜不敢抬頭,街道不夠?qū)挸,不能?6人抬的大轎從容通過,就拆房拓寬街道。洪秀全吃飯的碗碟都是金子做的。他后宮的女人多得用數(shù)字編號來管理。除了王府,別的地方不許男女見面,夫妻、母子、兄妹一概分開,分別住在男營和女營,私自見面是要殺頭的,即使見面也是隔得老遠(yuǎn)高聲喊話,整個南京城成了一座兵營。而且他本人定都天京后從安徽、江蘇征調(diào)能工巧匠大興土木建宮殿,至死都沒有出過宮門,也不問朝政,一味享樂。起義之初所鼓吹的有飯同吃、有衣同穿、天下之人都是兄弟姊妹所謂的平等、共產(chǎn)的理想社會其實就是畫個餅給饑餓的人充饑而已。好像這之前之后的農(nóng)民起義都是這樣,口號差不多、目的也差不多。昨晚看《鳳凰大視野》才知道,攻占南京后,洪秀全他們對南京人的大屠殺僅次于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殺,而11年后的1864年,清軍攻陷天京城,又對南京城進(jìn)行了一次屠城,包括太平天國的軍事重鎮(zhèn)我們安慶,在被清軍攻陷后,也一樣進(jìn)行了屠城,殺得只有清理尸體的十幾人?蓱z這些城中的居民,無緣無故、端坐家中禍從天降!而P凰大視野.》中的歷史學(xué)家介紹,整個太平天國運動,死亡人數(shù)僅次于日本侵華戰(zhàn)爭。
我小時候跟著大人做清明,祖墳中就有一座衣冠冢,大人們每次都要說起,衣冠冢的主人,具體是我家什么人,我就說不清了,他早起干活,在山路拐彎的地方,因為視野不開闊,不及躲避,和長毛(太平軍)撞了個正著,被長毛擄走,從此再沒回來。那時候他已經(jīng)60歲左右年紀(jì),長毛擄走他,肯定是要他去打雜吧,就像《石壕吏》中的老婦人一樣。雖然不知道這是哪一年的事,但可以肯定,那是天京城陷之后的事了,是太平軍殘余流寇所為,因為我老家是山區(qū),太平軍在鼎盛時期主要攻打城市。對鄉(xiāng)村,他們不感興趣,他們本就是農(nóng)民、失意的讀書人和土財主,起義的目的就是要:皇帝輪流坐,今年到我家。所以當(dāng)然要殺奔那:"煙柳繁華地、溫柔富貴鄉(xiāng)"去。倒霉的是沿路的老百姓,經(jīng)過這場運動,江西有些地方竟至于一二十里路沒有人煙,安徽在太平天國被鎮(zhèn)壓十年后路上居然還有沒掩埋的尸骨,最倒霉的是南京居民,經(jīng)歷了兩次屠城。而且無論是太平軍還是湘軍,對他們都一樣兇殘,一點不比日本鬼子手軟。在對待老人、婦女和兒童這些弱勢群體時,把我們漢人的膽小怕事丟到九霄云外。我經(jīng)常想,像這些混世魔王,他們的出生是多少人的不幸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