賈平凹說:“院再小也要栽柳,柳必垂。曉起推窗,如見仙人曳裙侍立;月升中天,又似仙人臨鏡梳發(fā)!蔽蚁,先生喜歡柳的婀娜,更喜歡的是心靈與自然的親近,是對歲月靜好的向往。我們也是如此,長期桎梏在繁忙的工作與林立冰冷的樓房里,如螻蟻穿梭在茫茫人海中,何嘗不想追尋那一番清靜?何嘗不想看那楊柳依依,小河悠悠?
其實,在巍峨雄壯、氣勢磅礴的天柱山腳下,就有一方天地承載著你的夢-------天柱山露營地。一看“露營”兩字,立即將心中的繁星春水綴上潤澤的翡翠,閃著迷人的光澤,有一親芳容的期盼,有深入其中的殷切。顧盼中,欲知天柱山露營地在何方?在潛山市郊西北的鳳凰村。
鳳凰村,名字本就給這片山水賦予神話般的色彩,又有天柱山的雄奇靈秀為襯托,將露營地冠上絢麗又清奇的光環(huán),而“山水間,身由已”這六個字,更將露營地插上清風(fēng)明月般的翅膀,產(chǎn)生“我欲飛翔”的意欲,不禁為此加上“心飛揚(yáng)”三個字為注釋,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釋放此時的心情,或是將這純美的想象附上靈魂的文字,讓這份心情詮釋的淋漓盡致,否則就辜負(fù)了這份遇見。
遇見是一種人生,在遇見中靜靜地看、細(xì)細(xì)地品,才能得知生活的真諦。遠(yuǎn)山如黛,近水盈碧;垂柳臨水梳妝,松林茂密蒼翠;木屋、房車、蒙古包,用自己獨(dú)有的姿態(tài)矗立,一層清潤的氣息包圍著它們,凝固著安逸的恬靜。一張木椅,一杯清茶,于庭院中仰觀天柱山“一柱擎天”的雄偉;享受閑看庭前花開花落、云卷云舒的愜意;品嘗天柱劍豪在杯中起落沉浮、舒展筋骨的閑適……這一切已經(jīng)渲染了想像的空間,讓百千思緒化為萬縷柔情肆意潑灑,更有那亭臺樓閣、藤椅石桌在時空中靜立,于薄于蟬翼般的氣息中淖影綽綽。唯聽松濤淺吟,霜色如妝,似乎萬事俱備,只欠一勾新月照心頭了。
憑欄獨(dú)立。拈起心頭的明月,從塵囂里抽身,把一段時光交付給沁涼的清晨。推開窗戶迎接微曦晨光,松林、房屋凝霜靜立。迎風(fēng)漫步,呵氣成霧。見鳳雞刨食草叢、黃狗搖尾閑逛,“一點炊煙時起,雞犬往來林外”,一幅田園風(fēng)光在溫潤的陽光下鋪展。
石徑蜿蜒向前,蛇舞手臂伸向風(fēng)情島。情侶并肩攜手,慢步的身影漸漸放大,于巨大的心形花架之下穿行而過。湛藍(lán)的天空如水洗般清麗,萬縷紅霞從碧空中傾泄下來,如佛光潤染大地,薄薄的,與澄澈的湖水交相輝映,旖旎出絢麗的色彩,嫣紅的茶梅將畫面襯托得更加明亮艷麗,驚艷于世。瞬間,仿佛一場圣潔的婚禮正在進(jìn)行。有青山為證、紅日為媒,鳥鳴為樂(yuè )、有我為賓。晨風(fēng)淺吟低唱起來,為他們送上最真誠的祝福。如夢似幻間,時間凝固,幸福定格,“我心永恒”的旋律縈繞于柔美的天空之城,一個溫情的故事在和美中徐徐拉開序幕。
山含情,水含笑。紅塵若夢,禪悟重生。立此間,忘卻凡塵俗事、市儈喧囂,意留此地品茗茶,會知音,望繁花十里;于醉人處,做月下尋詞、清燈覓句的天外客。
卿本我意,我意卿思,想必卿的心意也是我的追尋,而這份追尋,有友人(安瀾)道出:
在露營地,
腳步將抵達(dá)每一個風(fēng)景路口,
我心無旁騖,
只想靜守這夢中故園,
做一棵干凈的草木,
把一生芳華交付山水。
山水同心,緣由心生。
|